新闻报道

越来越多的成年人消失于朋友圈:别高估人性,别低估生活
更新时间:2020-08-17 08:22:03 浏览:2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闲来无事打开朋友圈翻看,翻了没几下,就翻到了前一天晚上的动态。

 

微信通讯录里有将近1000好友,屏蔽了代购微商,

 

再刨除一些设置为仅聊天的好友,竟然一天都刷不出来几条朋友圈。

 

想起几个朋友很久没联系了,点开朋友圈,无一例外都是“三天可见”。

 

我忽然意识到,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已经渐渐淡出朋友圈了。

 

 

 

从前的朋友圈,不大但很热闹。

 

那里只有自己最要好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手机监听,晒生活发牢骚。

 

今天天气很好,拍张照发朋友圈;吃到了好吃的店,赶忙在朋友圈推荐给大家;

 

郁闷失落了,在圈里吐槽几句,就能得到很多好朋友的安慰。

 

朋友圈就像自己的一片净土,每个人都在里面单纯地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

 

但慢慢地,不同的人涌了进来,朋友圈从私密的“后花园”变成了公共的“社交场”。

 

工作上的领导同事在朋友圈里尔虞我诈,几个不相熟的朋友天天阴阳怪气上演着情感伦理剧,

 

几年前的同学分享着朋友圈社交礼仪,看了之后竟然觉得有那么几分道理……

 

人多了,发动态也不得不开始思前想后。

 

发点和朋友聚会的照片,怕同事背后说闲话;

 

受了委屈想骂两句,怕影响在客户心里的形象;

 

生病了拍个化验单,怕别人觉得自己做作。

 

于是小心分组,认真屏蔽,字斟句酌,等做好这一切,已经什么都不想发了。

 

多说多错,算了吧。

 

 

 

如今的朋友圈就像个线上社会,几百双眼睛盯着你,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何炅就曾在节目中公开表示:“会表达自己的态度,但是也会担心,有时候被人过度解读。”

 

郭敬明也说:“我现在也基本不表达了,除非工作需要,

 

节目让我说什么我会说,平时微博上基本都不太会说自己的事了。”

 

是不是像极了人们发朋友圈时的样子。

 

早在2016年,就有手机监听的调查报告显示,大约36%的人想要关闭朋友圈,还有14%的人曾经关闭过朋友圈。

 

2019年也有报告指出,有30%的用户发原创内容朋友圈的频率降低了。

 

私人社交领域和公共社交领域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让朋友圈不再仅仅是自己的领地。

 

人们害怕被人误会、被人议论、被人贴标签,于是都不说心里话了。

 

 

 

我的大学同学安安曾经是个非常喜欢发朋友圈的人,上大学的时候,

 

连窗台上积灰了这种事她都能发一条,但是最近根本没有刷到她的动态。

 

点进她朋友圈,只看到了一条横线,吓得我以为她把我删了。

 

问她为什么不发朋友圈,她跟我讲了一件事。

 

安安前两年结了婚,和老公一起还着房贷车贷,但那时她还觉得生活没什么压力。

 

去年她生了孩子,家里一下多了许多开销,

 

伴随着生理上的不适合心理上的压力,她患上了产后抑郁。

 

偏偏这个时候父亲病了,高额的医药费险些将他们小两口压垮。

 

之后的日子可以说是鸡飞狗跳,每天带娃已经让安安心力交瘁,

 

工作之余还得想着做点什么兼职让家里过得宽裕一点。

 

“后来就把朋友圈关了,因为我发现根本没心思发朋友圈,

 

我连抑郁都顾不上了,有点时间就在想怎么挣钱。”安安笑着说。

 

 

 

都说成年人的世界,除了长胖,其他都不容易。

 

工作上的焦头烂额,家里的锅碗瓢盆,一桩桩一件件,根本不给人多愁善感的机会。

 

孩子不会因为发个朋友圈就不哭了,钱也不会因为发朋友圈就来了,

 

那么在朋友圈里发泄情绪,除了散发负能量,没有太大的作用。

 

自媒体人柳主任曾经说,自从创业以来,她已经戒掉了情绪,

 

或者说是尽力克制自己不放大负面情绪,也不沉浸在无用的情绪之中。

 

她印象中崩溃大哭的时候,三年多来只有三次,

 

最近一次还特意设了个秒表,哭三分钟之后继续干活。

 

普通人也许没有这么夸张,但多少能体会到这种“见缝插针式”的崩溃。

 

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

 

于别人而言根本毫无意义。

 

不是所有人都能理解你的感受,都能给你恰到好处的安慰和指引,

 

那么唯有把情绪调成静音,才不至于被它绊住脚步。

 

把情绪一个人默默消化掉,已经是一个成年人最后的体面。

 

如果你发现一个人突然从朋友圈消失了,别担心,他可能只是长大了。

 

 

 

人这一生大约会认识27000人,但其中真正能成为至交的,可能只有两三个。

 

有些人忙里忙外,到头来却把这几个最重要的人弄丢了。

 

有一部社会实验短片《你手机里的常用联系人有几个?》曾刷爆全网。

 

实验找来几位志愿者,他们的手机通讯录里都有1000多位联系人。

 

随后他们被要求删掉已经不联系的人,还有半年都没联系过的人。

 

有人删了一半以上,有人几乎都要删光了。

 

接着主持人又要求他们,在剩下的联系人里,删除应酬关系、工作关系的人,

 

看看除了家人,能说真心话的,还剩下多少?

 

大家又开始删除,最终,有人只剩下两三个。

 

有人则说:“没有。”

 

 

 

主持人问他们和这些人最后一次联系是什么时候?

 

几位志愿者都陷入了沉默,原来大家和自己最知心的朋友,都很久没有联系了。

 

如今,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微信里好友多就是朋友多,朋友圈里热闹,就是人缘好。

 

人们花大量的时间在朋友圈里互动,以为和每个人都很熟,却不料跟每个人都不熟。

 

有人算过这样一道题:

 

假设一个人的精力是1,分给1000个朋友,每个朋友平均只有1/1000,

 

其实这样跟谁都无法建立深厚的感情。

 

太多的“朋友”,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精力,也抢夺了和最重要的人相处的机会。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把珍贵的时间留给身边最重要的人。

 

有人说,手机监听不发朋友圈,是因为把想说的话都私聊给了听得懂的人。

 

越来越多的人在成熟的道路上明白了一件事:比起在朋友圈里光鲜亮丽,

 

更重要的是把现实生活过得热气腾腾。

 

想起记者问蔡康永,怎么看那些不发朋友圈的人?

 

蔡康永说:“我宁愿相信他们把大部分的心力拿去对付真实的生活,

 

我会恭喜他们,找到了生活的重心。”

 

 

 

 

都说与人交往最好的状态,就是过好自己,亲疏随缘。

 

人们都渴望被理解,但遇到知音的概率何其渺小。

 

学会自我消化,学会与自己相处,学会让生活充实而满足,是一种修行。

 

人生重要的,不是朋友圈里的人设,也不是发一条动态能获得多少点赞,而是真正把自己活得有声有色。

 

就像有句话说的:“我不发朋友圈的时候是在认真生活,我发朋友圈的时候是在热爱生活。”

上一篇文章:在异国他乡生活的约炮经历

下一篇文章:最后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