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红因经常为官员检测拆除窃听偷拍设备在官场中闻名。日前他受访称,现在中国官场窃听成风,去年他从上百名官员的汽车、办公室或卧房拆除300多个窃听偷拍器材,最忙碌的一周拆除了40多个,而这些设备来自他们的妻子、情人、同僚及竞争对手。
熟人才是通行证。官员们纷纷通过熟识的朋友来找他检测,拆除窃听偷拍设备。出于保险起见或是觉察到某种异常——比方说,妻子得知某个秘密行踪、领导讲话“话中带话”,他们都会找到齐红。
一位厅级官员在闲聊中,调侃着对齐红说:“怎么不帮我检查检查,看看我是不是好干部?”齐红果真在其车上查出了插卡式窃听器,还看到了一张前所未有的扭曲的脸。20多天后,他找到齐红,严肃地说:“我承认,我有两个情人。我马上终止交往!”他断定:情人装了窃听器。随后他和情人果断分手。
“太厌恶了,”再提起此事时,他仍咬牙切齿。听多了石榴裙下栽跟头的故事,他甚至怀疑起情人的背景,“是不是被谁安插在身边的?是不是被利用了?”压抑和不安之感,长久笼罩着他。
在被查出窃听器一周后,齐红的一名朋友(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主任),因涉嫌受贿,被双规了。
在齐红的描述中,这位主任讲原则,待人和气,厌恶亏欠他人,是吃顿饭都要抢着买单的那种人。他提出帮他检查检查,当看到齐红从办公室的台灯揪出窃听器后,他陷入了沉默。
“只收过一次钱,就出事了!”他愤怒又哀怨地断定,窃听是一个预谋,行贿是一个陷阱,为的就是除掉他!
“我很高兴曾看到这些官员各种痛苦惊恐的反应。无需深究,那些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 齐红说。 财经中国网
媒体这一报道刊发后,立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官员被窃听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昨天,江南时报记者以暗访的方式,对南京珠江路电子一条街进行调查。在这里,窃听器虽然没有明显地摆放在柜台上,但是多个商家表示,只要交钱预订,保证能买到各种窃听设备。
江南时报记者 张旭 实习生 王梦然
记者
暗访
闻听买窃听器,商家表现谨慎
近日,市民林先生向记者透露,时常收到类似叫卖窃听器材的短信息,“不知道是真是假,这是不是诈骗信息啊?这种窃听设备不是只有公安机关可以用吗?怎么现在商家都公然叫卖窃听器?”带着和林先生同样的疑惑,记者昨日先来到了丹凤街一带的手机设备通讯市场。
“你家有没有卖类似窃听器的设备啊?”丹凤街“恒基通讯市场”的一卖家一听这话,表现得很谨慎,频频摇头:“我们这边只卖手机和手机配件,从来不卖什么窃听器。”记者在“恒基”询问了多家商铺,商家均表示:“这里没有卖窃听器的。”
在“恒基”角落的一家店铺,商家偷偷地向记者透露:“你别在这问了,去珠江路塞格电子市场问问看,听说那边有。”记者再往下询问,这个商家的两个工作人员交换了下眼色,便不情愿往下说了。
市场
探实
窃听设备1:“小钮扣”隐藏性特别好
根据“恒基”商家提供的信息,记者随即赶到“塞格电子市场”,来到卖“安防监控器材”的四楼。绕了一圈后,发现各个商家店铺摆放着的商品并没有类似“窃听小钮扣”、“窃听小盒子”的设备。
记者试探性地询问了一家名为“监控器材批发”的商铺店员:“你这儿有没有窃听设备卖?”店员随即示意记者借一步说话。翻开一个小册子,指着一个类似u盘模样的设备图片说:“这个是别在身上的,可以拍下对方的视频录像和说话内容,你要的话500元吧。”
记者注意到设备上有一个钮扣模样的东西,店员解释说,这个是隐藏性很好的窃听器,别在衬衫里,把钮扣状的东西露在外面,可以录下和你谈话的人的影像和声音。
窃听设备2:“小盒子” 能插进电话SIM卡
“小姑娘,感情遇麻烦了?想监听男朋友吗?我这边还有一款设备很适合你这种情况,价格也便宜点,就300块。”记者遂佯装确实想买,很想了解下图中类似火柴盒大小的“黑盒子”窃听器的用法。
店家表示,这款窃听器的购买者大多是一些年轻男女,很多怀疑自己男女朋友不忠,买来监听,效果很好。还有就是一些白领,用在办公室、会议室等,监听对方谈话内容。
在记者一再追问下,店家仔细说明了用法,“可以在这款形似火柴盒大小的黑色盒子里插进去一张电话SIM卡,你再把这个东西放进对方的包里,或者口袋里,你想监听的时候,拨通那个电话号码,那个监听器就能被自动接通,你就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对方谈话内容。”
店员
透露
今天预订窃听器,明天就可到货
记者随即来到珠江路塞格电子市场一店铺,佯装想买窃听器,希望看到现货。店员却表示,目前没有现货,因为最近查得紧,店里都不放窃听器卖。但可以预订,今天预订,明天就能到货。
当记者质疑产品质量,要求卖家开个发票或收据时,店员随即拒绝了记者的要求:“这种产品,不提供任何票据证明,货到可以现场验货。”
店员还透露,300块已经是最低价,这种窃听设备除了公安部门,不能私卖私买,不能做其他用途。“你能在这边买到,就已经不错了,现在查得也紧,给你的开价不高的。”店员还一再表示,产品的窃听效果很好,买的人很多,大可放心购买。
律师
观点
销售窃听器属违法行为
据了解,一些生意场上的商务人士或需要取证的人士,是这类录像录音器材的主要消费群体。一些贪图好玩的年轻人也喜欢购买。
《国家安全法》规定,任何个人或组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刑法》中也规定: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
南京众盛律师事务所杨律师告诉记者,偷听、偷拍器材的生产目前尚属于监管空白。“比如摄像探头,微型的就有偷拍的效果。但是没有法律条文规定,生产厂家把探头做到多少尺寸以下必须由管理部门审批。”
杨律师认为,这些录像录音器材的关键问题在于使用人。如果买回去只是用于简单的录音和拍摄,不触及法律不违法。但持有人用来做违法行为,后果就严重了。比如用来偷拍,会涉嫌侵犯他人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