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监听手机是真的吗
更新时间:2015-11-12 10:31:34 浏览:2 关闭窗口 打印此页

有一种手机监听软件,无论相距多远,都能让你清晰地知道别人在谈些什么、做些什么、在什么位置。对方通话时,可以清楚地听到对方的谈话内容;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显示对方所在地,误差能够精确到5米以内;全国范围,不限距离,不限场地,对方手机每次使用QQ收发信息都会自动转发一份到指定手机上;还可以免费拨打各地电话,功能强大得足以让你瞠目结舌。一个软件,监听、定位诸项功能无一不全。也许你会问,手机监听软件是真的吗?真有这样的技术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 

在无线通信时代,“手机监听”这项技术到底有没有?它是否已经私下流通?

  据金山网络新闻中心的资料显示,金山网络安全中心对互联网上所有手机监控卡和手机监听软件网站进行检测,发现大量网站是欺诈网站,根本不存在所谓的手机监听卡。另外,记者从中国电信部门了解到,电信公司提供给客户的是安全性很高的手机卡,只要手机卡在自己手中是不可能被他人复制的,现在所谓的能实时监听他人电话的设备在理论上是不能完全实现的。

  这些资料提供的信息准确吗?带着疑问,记者采访了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阚凯力教授和吴洪教授。

  “此种技术肯定存在,否则安全部门如何监听?民间也可能非法存在此项技术,只是范围大小而已。”虽然身在国外,阚凯力还是接受了本报记者的电话采访。 “现在人们认为这项技术是高科技,很神秘。其实差不多在十年前,我就听说过这项技术,只是那时候还不普遍罢了。”吴洪的回答让记者感到吃惊。吴洪说,过去监听不被人关注,现在所谓的监听卡却大行其道,从社会环境来讲,道德败坏、信任缺失是一大原因。但从积极的意义来说,如今信息的价值、信息的作用被广泛重视也是一个进步。

  不过,吴洪认为,不管现在市场上的卖家如何夸大手机监听卡的功能,实际上他们都是做不到的,都是为了骗钱。只要交钱,卖家就能帮你实现监听,这是不可能的。但这项技术是客观存在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实现。

  既然专家认为手机监听卡这项技术存在,那么出现问题怎么处理?记者在几个相关部门网站的公众留言里进行了询问。截至发稿前,只有工业与信息化部的网站给予回复。回复并没有正面回答,只是说出现问题了可以依“电信服务质量与话费争议申诉程序”进行申诉。  问题面前,民众利益如何保护?手机监听卡问题频现,引起专家、代表的担忧。

  广东省人大代表、广东国鼎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列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经常收到这样的短信,说可以帮我复制别人的手机卡,监听别人通话等。每次收到类似诈骗短信,我都会向有关部门打电话举报。但因为没有受骗后果,很难引起有关部门重视。”

  据吴洪分析,手机监听卡的问题之所以出现,从需求方看,主要是人和人之间缺乏信任造成的,从供给方来看,是见利忘义,不惜以身试法。

  对于问题的解决,阚凯力认为,采取任何安全措施,都有安全与便利成本的代价,而且措施的效果只能是相对的。另外,还要受到国家的限制,例如信息加密就要受限。

  “现在的监听卡实际上是一种诈骗,就是利用想监听别人的心理,出售假技术,这种行为本身已经构成犯罪。法律上对真正的监听产品,没有明确的规定,也没有相关的司法解释。”说起法律条文的欠缺,朱列玉表示担忧,“早年立法的时候,可能没有考虑到随着科技的发展出现的这些问题。现在,民法上规定有保护个人隐私的条文,但是面对众多问题,仅依靠民法保护是不够的。这需要刑法有个明确的说法。让问题长期处于法律的模糊地带,将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

  同样,在吴洪心中,见效最快的解决途径也是立法,出台一项专属于这个问题的法规。如果没有非常明确的法律规定,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不能给违法者留下打擦边球的余地。

  如果不仅仅是诈骗,民间真有这样的技术可以实现监听,又该怎么办?吴洪认为,需要从上到下全方位的一整套解决方案,例如:监管部门立法规范、对使用者进行安全性教育,鼓励被监听的受害者提高维权意识,对内应外合私售用户信息的运营商公开处理,严打监听卡制作公司等等,最根本的还是社会环境的改变。“但即便所有这些得以实施,在全球化、信息化、物联网、云计算大行其道的今日,手机监听问题也不会一下子消失,这也许是进步的代价。”吴洪表示。